2025年9月是全区第42个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做好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工作,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及时回应政协委员建议,2025年9月4日下午,太仆寺旗人民检察院联合贡宝拉格苏木党支部,前往贡宝拉格收费所开展以“民族团结暨预防电信网络犯罪”为主题的普法讲座。
委员建言:聚焦潜在风险,提出普法需求。8月6日,太仆寺旗人民检察院主动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汇报半年工作,座谈会上一名旗政协委员结合所在单位实际情况提出法治需求。该委员表示,当前电信网络诈骗形势严峻,贡宝拉格收费所职工日常工作接触人员繁杂,潜藏许多法律风险,为提升交通运输行业从业人员的法治意识,有效预防和减少网络信息犯罪风险,希望检察院能安排检察官为当地干部职工讲一堂以预防网络诈骗与网络赌博为主题的法治课。
积极落实:紧扣民族团结,拓展普法范围。太仆寺旗人民检察院认真梳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建议,将其作为回应社会关切、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结合“第42个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主题,检察院积极对接贡宝拉格苏木党支部,主动邀请贡宝拉格苏木人员参与此次普法活动,在积极落实政协委员提出的普法需求同时,进一步扩大普法覆盖面。
现场宣讲:强化案例剖析,多方共学普法。9月4日,检察官董亚男走进贡宝拉格收费所,与20多名贡宝拉格苏木工作人员、收费所干部职工共同开展法治学习。宣讲中,检察官围绕网络诈骗和网络赌博两大主题,阐述诈骗分子利用手机、网络等工具,冒充电信、公安人员等手段实施诈骗犯罪常见情形及帮信罪法律定义,结合真实案例,层层剖析“出租出借银行卡”、“帮助转账洗钱”等常见违法情形,并针对收费所职工日常接触人员流动性大,可能面临陌生人要换借卡、委托转账等潜在风险的特点,详细分析此类行为的法律后果,明确指出看似简单的借卡、转钱,实则可能成为网络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的帮凶,可能已经逾越了法律边界,甚至面临刑事处罚。检察官用通俗语言讲解网络信息犯罪的法律后果与社会危害,同时针对现场人员提出的“不小心将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是否违法”、“收到陌生转账后该如何处理”等问题,逐一解答,引导大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不仅要自身杜绝出售、出借“两卡”等行为,还要积极向家人、朋友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共同筑牢防范帮信罪等信息网络犯罪的“防火墙”。
普法成效:筑牢法治防线,深化团结共建。此次普法活动,不仅有效填补了贡宝拉格收费所和苏木工作人员在帮信罪等网络犯罪的法律知识等方面的空白,增强了其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意识和能力,提升了对网络违法犯罪的辨别力,更以普法为纽带,深化了太旗检察院与贡宝拉格苏木党支部的民族团结共建情谊。
下一步,太仆寺旗人民检察院将持续以民族团结进步活动月为契机,结合社会需求优化普法服务,既守护群众合法权益,也为民族团结与法治建设注入检察力量。
文字/编辑:第一检察部 马亚楠
一审:苑豆豆 二审:贾玉宏 三审:那日苏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太仆寺旗人民检察院 地址:太仆寺旗宝昌镇府前街 邮编:027000技术支持: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1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